人生电影

人生电影

夜晚昏暗的路灯下总是有一个老奶奶骑着小三轮车。

这本来是个流动电影院,但是老板娘一直说自己就是个卖爆米花的,这小三轮车上面装着一个跟葫芦一样的铁锅,一个放爆米花的袋子,还有两个靛色绒布包裹的、带篷带帘的小座位。三轮车看起来年久失修,每踩一圈都谁发出吱呀声。

漫长的夜晚,老板娘的生意就红火了起来,不过也只能接待俩人,随手一挥三轮车停下来,来客便踩着车沿跳上去,坐到其中一个座位上。老板年则默默的开始工作,不说话,不问,也不用回答任何问题,在这你不光能买到爆米花,还有一段时光与回忆的短暂交织。

那葫芦形的铁锅在火里转的越来越快,仿佛倒计时的紧张时刻终于到来。轰的一声,爆米花出锅,香味四溢,仿佛将本来就漫长的夜晚拉的更加无眠。这爆米花不加任何调料,有的只有浓浓的锅气,然而你拿着它闭上眼睛,它便会自带一种独有的韵味。

对面人脑海的记忆构成了你的电影屏幕。不同的故事情节便赋予爆米花不同的味道,有时甜,有时苦,有时辣,有时酸,甚至还能变成巧克力和鱼罐头,更有意思的有一次竟变成了鸡米花。

电影开始了,三轮车重新驶入夜色。闭上眼睛,耳边传来沙沙声,声音和画面纷至沓来。老板娘稳稳地踩着踏板,车轴不再吱呀作响,她微微弯着的背影仿佛融入了夜色之中。

观众的表情各异,有人哭的泪流满面,有人笑的爆米花洒了一地,但是无论如何,每当电影放映完,你总能吃完最后一课爆米花。

不过凡事也有例外,有人人看了几分钟就要求下车,原因就是那天对面的小伙子人生太过无趣,那晚上老板年连换了好几个观众都没有愿意看完。最后对面那小伙子带着眼泪离开了,没人愿意看完他的电影,老板娘只好追上去,送他一盒江米球,这江米球含在嘴里让人心柔和平静,在梦境中漂浮起来。

还有例外是电影已经开始,老板娘突然停下车,让车上的少年下车:“等你满了十八岁再来。”原因无他,对面的络腮胡成都胖子的人生太过刺激,未满十八看不了这个,顺带一提,就是这次的爆米花变成了鸡米花。

有时一个年轻女孩登上了三轮车。她手里紧握着一个破旧的玩偶,眼神中还透漏着若有若无的忧伤,她坐下后,闭上眼睛,深深吸了一口气。爆米花的香气仿佛带她回到了童年,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。影片开始了,她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幕幕温馨的回忆,仿佛找回了失去的快乐。她想起了与父母在乡间度过的每一个夏夜,想起了那些在星空下追逐萤火虫的快乐时光。最终,她在三轮车上流下了泪水,仿佛心中的伤痛仿佛也随着泪水一同释怀。

还有一位中年男子,他看似坚强,却在三轮车上映的影片中泪流满面。那天,他坐在座位上,紧握着爆米花袋子,电影中出现的每个画面都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柔软。他想起了那些年与她一起度过的时光,想起了那些未曾表达的爱与遗憾。当电影结束时,他可能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释怀和轻松。

还一个孤独的老人也曾登上这辆三轮车。他独自坐在靛色绒布座椅上,微微颤抖的手捧着一袋爆米花。影片开始后,他仿佛回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,想起了那些与战友一起度过的的燃情岁月。他们一起看电影、谈论梦想、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。老人嘴角微微上扬,也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欢笑与温情的年代。

还有一位年轻的母亲,她带着孩子登上了三轮车。孩子天真无邪,眼中充满了好奇与期待。影片开始后,母亲和孩子一起沉浸在故事中。母亲看着孩子纯真的笑容,仿佛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影子。她心中感慨万千,顺便又给孩子多报了几个补习班。

那个常来吃爆米花的老广,总是对故事挑剔无比。她曾指责一位放电影的小伙子,说他的版本和女友讲的不一样,肯定有一个在说谎。还有一次放映结束后,她忘了离开,叹息道:“虽然这是个海王,但为什么我还觉得他情有可原?”有魅力的人,连放电影时也能令人着迷啊。

喜欢吐槽的人,电影里会有弹幕。孤独的人,电影里多是旁白。浪漫的人喜欢留彩蛋,而拖延的人让你急得直跺脚。每个人的故事,比影院放映的还要精彩,这也是为什么那位老广会夜夜四处寻找这辆三轮车。

天色刚刚破晓,老板娘则结束了一晚的工作,靛色绒布的余温渐渐散去,三轮车的吱呀声消失在街道尽头。她这份工作干了三十五年,看了无数场人生电影,每一部电影都觉得无比珍贵,三十五年来她依然怀抱着这些故事。她也能时常想起那些看电影电的人们,无论是外卖小哥,工作牛马,做核酸的大白,亦或者桥下的流浪汉。虽然不知道他们看过之后的生活会是如何,但可以肯定他们看完电影回去会睡一场安稳的好觉。

而她印象最深的那句话,还依然萦绕在耳边:

“为什么你在你自己的电影里,也是配角啊?”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